军事

取消奥赛加分计划

我们希望用延期的这段时间进行更充分的技术和服务准备 取消奥赛加分,重拾教育初心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强调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相关规定,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在高考加分项中,最受关注也最有争议的,非奥数莫属。有人说奥数能锻炼思维能力,而真正学过奥数、参加过竞赛的人,回头望去,都会发现奥数题更像是考查智力的脑筋急转弯,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奥数就是用刁钻取巧的方式来解题。可以说,奥数对思维能力能有多少锻炼、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都需要打一个问号。学界并不缺乏对奥数热的反思,曾获得数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华裔数学家丘成桐直言,数学是做研究,奥数只是做题目,只能证明考试能力而非研究能力。

实际上,参加奥数培训和数学竞赛的人里,绝大部分不是天才甚至并没有太多数学天赋和兴趣,只是由于奥数被作为精英升学的捷径甚至选拔标准,才不得不参与进去。1998年,小升初取消统一考试,奥数就此从竞赛热潮转变为初中名校择生的重要参考依据。这就是为什么一线城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小学成绩好的学生周末都在上奥数班,中学名校里的重点班即奥数班

,甚至有些名校的初中部就是奥数学校,到了高中,数学竞赛拿了一等奖就有可能保送进名牌大学,这就是延续多年的应试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路径。当然,现在已经有很多跳脱于高考制度外的精英教育新玩法。但在高考制度内,奥数作为升学选拔标准产生的副产品,其对公立学校学生产生的影响甚至扭曲从未停止奥数成为了精英升学的选拔标准,捆绑了大批竞赛学生的利益,社会对它的反思和批判从未停息。

上个世纪末,数学竞赛的兴起,让多少人搭进全部青春挤破了头抢一张顶尖象牙塔的门票。进入新世纪,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各种体育艺术特长生崛起,不断练习、参加比赛,很大程度上也还是博加分。有一个段子这样调侃:北京朝阳拼特长,东城拼心态,西城拼英语,海淀都奥数,看似丧心病狂却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它们的本质都是应试升学的手段,而这样的结果,和教育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

取消奥数等一系列已经扭曲的功利性加分制度,无论横向纵向均有助于提升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从城乡教育的横向比较来看,奥数更多的是城市升学高段位玩法的扭曲产物,农村考生被排除在外,却在同一块高考蛋糕里。取消这5项高考加分,对提升高考制度在城乡间的公平性有很大意义。而从城市精英教育内部进行纵向比较,功利性加分制度显然有违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雨果奖获得者、科幻作家郝景芳提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不被取代的重点在于共情能力和成为能协调复杂项目的多领域通才,所以,通识教育才是大势所趋,刷题加分理应被除名。

教育的初心,是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对推动社会发展能作出贡献的人,而不是获得高分、走上捷径的考试机器。取消奥数等加分项目,重拾教育初心,教育和人才会发展得更好。

南宁治疗妇科好方法
广州治疗癫痫哪好
深圳哪里有白癜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