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

黔西县民政局三访一研判机制成效显著覆盖

黔西县民政局“三访一研判”机制成效显著

为做好民政兜底保障工作,黔西县民政局将全县29个乡镇(街道)按片区进行划分,明确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联系走访困难群众,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创新社会救助制度,建立每天接访、每周走访、每旬夜访(回访)、每月会商研判(三访一研判)工作机制,主动救助贫困群众,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每天接访知民意。民政窗口工作人员每天对来访群众反映的低保、医疗救助、优抚、救灾救济、社会组织、婚姻登记等方面问题进行接访。能解决的立即给予解决或答复;不能立即解决的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并进行登记,作为基础性信息,转交给走访、回访干部进行落实。

该县永燊乡打底村退伍军人张顺明,年逾70岁,因退伍证件遗失,个人档案无法查找,多年来无法证实退伍军人身份,退役军人生活补助一直未得到解决,县民政局多次到永燊乡政府、打底村实地走访协调,最终张顺明退伍军人身份得到认定,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助得到圆满解决。在得知反映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后,张顺明老人异常激动,多年来的心愿终于实现。接访中,窗口人员还遇到许多群众咨询办理残疾证、补办养老保险卡、申请危房改造指标等问题,尽管不属于民政业务,但该县民政局窗口工作人员都耐心给群众进行解释,引导他们到县残联、社保、住建等具体的业务单位进行咨询。

每周走访察民情。每周根据接访的基础信息和主动发现问题,由县民政局分管领导带领干部,到其联系的个乡镇(街道),开展1次以上入户访贫问苦走访活动,找准特殊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住房、医疗等方面困难痛点。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或答复,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带回交局党组会议会商研判。

雷霆队的杜兰特上半场得到14分和7个篮板 走访中,了解到林泉镇山海村孙荣开老人家中面临严重生活困难,孙荣开老人常年在家独自抚养2个困境儿童,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智障,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随时有人在身旁照料。发现孙荣开老人的问题后,走访人员认真记录并带回提交党组会议研究,通过会商研判,及时为孙荣开老人解决临时救助资金4000元,帮助老人解决了临时生活困难问题。

每旬夜访回访解民忧。每旬至少开展1次以上的夜访(回访)活动。为了不耽误群众生产时间,民政干部充分利用8小时以外时间,每旬定期抽出下班时间,对贫困群众进行夜访(回访)。主要访困难群众最低生活是否得到保障,受灾人员、重病患者是否得到救助,困境留守儿童是否得到关爱救助保护,信访人员的合理诉求和矛盾纠纷是否得到解决和化解。

夜访中,了解到黔西县环卫工人王洪波家的一个孩子突然患上脑癌,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造成了极大负担。发现这一问题后,黔西县民政局十分关注王洪波一家的生活,经会商,为王洪波一家解决8000元的急难救助资金,并在回访时亲自把这笔救助资金送到王洪波一家手中。当了解到红林乡六斗村和结组精准扶贫户罗朝相家养了10箱蜜蜂,每年都产80左右斤纯蜂蜜,由于六斗村离乡镇太远,每次王洪波都是背出去又背回来,销量不好,徒劳无功。知道这一情况后,夜访的同事纷纷掏出腰包,按130元/斤的价格把他家蜂蜜全部买走,现场解决罗朝相家销售蜂蜜困难问题。

每月会商研判化民怨。每月至少开展1次会商研判会,对接访、走访、夜访(回访)没有当场解决的问题进行会商研判,根据民政职能范围内能解决的,及时召开党组会议研究给予解决;涉及其他部门不能解决的,民政局主动联系其它部门,牵头协调帮助解决,切实落实惠民政策。

在研判会商洪水镇长堰村优抚对象李德文、金兰镇青华村优抚对象罗玉华居住房屋已成为危房过程中,综合考虑到罗玉华虽属长期上访户,但家庭十分困难,无力自建住房。通过会商研判,为他们每户解决了16000元的恢复重建资金,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住房问题,由于民政部门认真细致,罗玉华同意不再上访,承诺息诉息访。

据统计,自开展三访一研判工作以来,黔西县民政局共接待群众3600余人(次),接访群众356件,当场解决问题 260件,会商研判解决问题96件;走访、夜访(回访)贫困户320余人(次),发现问题145件,当场解决62件,带回会商研判解决83件。通过会商研判

,共落实困难救助资金928.56万元,解决301名孤儿生活保障金99.78万元;解决1356名困境儿童救助金81.36万元;临时救助579人次,解决救助金140.6万元;医疗救助1489人次,解决救助金518.52万元;急难救助21人次,解决救助金10.67万元;殡葬救助129例,解决救助金 15.93万元。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得到群众的认可,增进了干部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石家庄女性不孕治疗多少钱
合肥治疗子宫内膜炎费用
那些人要慎用酚麻美敏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