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
中西古书排版直排YES横排NO

对于横排与直排这两种文字排列方式,有人曾做过如下比喻:中国的古书是直排的,看书的时候就好像不停地点头说“YES”,而西方书籍是横排的,看书的时候好像不停地摇头说“NO”

2019.09.03
用文学滋养耕犁人的独一性大学文学院院长徐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2019.09.03
文苑散文收拾心情

独自坐在咖啡店里,望着形形 的人群熙来向往,却听不见任何喧闹。在这繁忙的购物中心,戴着耳机,让自己沉醉在柔柔的歌声里。经过昨日的辛劳,今天只想静静的整理自己的心绪

2019.09.03
荷塘坐下读书散文外一篇

曾几何,也有那么点冲动,坐下读书。坐在一个朝阳的阳台上,搬一个小凳子,手里捧着带着墨香的书,坐下来慢慢地品读。坐下读书已经成为奢望了,坐下读书已经成为了过去。曾

2019.09.03
北京文学奖颁出新人奖得主均超40岁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2019.09.03
春节风俗——正月初一拜年-占岁-聚财

正月初一拜年/占岁/聚财[春节习俗]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l

2019.09.02
世界上最美妙的歌声

不久前,妈妈66大寿,亲朋好友好不容易聚到一起,大家都非常高兴。酒桌上,大家畅谈这几年生活的变化,感叹时间的飞逝与人生的艰辛。大家都在兴头上,几个小辈纷纷唱生日歌给

2019.09.01
人生之地亦如此

我做了个农民锄去了地里的杂草播种了种子种子在水的滋润中成长起来包括杂草的我视时拔草杀虫挥锄松土浇水施肥以便我播种的种子成长我看了看四周杂草在无人耕耘的土地里疯狂

2019.09.01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组织诗人赴四渡赤水发轫地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组织诗人赴“四渡赤水”发轫地采风 中国作家王觅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组织诗人赴 四渡赤水 发轫地采风四渡赤水出奇兵,长征壮举耀千秋

2019.08.31
俗气的梦

我梦想瘦小的溪流披着青苔带上树影给鱼虾营造宁静的归宿我梦想肥圆的石头戴着田螺裹着清水给河流敲打美妙的音符我梦想毛茸茸的村野录着山雀沙哑的歌儿伴奏动听的河流我梦想

2019.08.31
晓荷天地事我借穷游敬亲人

摘要: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在。沉甸甸的编织袋,那是沉甸甸的爱;藏在水鞋里的酒,那是父母拉儿的手。小军扔掉的不是酒,那是父母温暖的手。小军感到有一块石头压在了自己

2019.08.30
荷塘有奖金征文有关驴的闲话随笔

摘要:模仿动物鸣叫的故事,历史上最有趣的,大概要算是模仿驴鸣了。驴鸣节奏的抑扬顿挫,似乎可以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宋代的理学家张载就特别喜欢观察驴的鸣叫。闻驴鸣,

2019.08.29
心灵冬以为期遥寄寒菊散文

摘要:起先,院子里是没有菊花的。父亲行医多年,偶然机会一病友为了表示感谢,便送了些冬菊的小苗过来。父亲是爱花之人,也稍懂一些养花的技术。种植冬菊其实也不复杂。父

2019.08.28
刘墉你有什么心态就有什么命

如果我们的失败能成为别人的教训,我们的悲剧能使别人少一些悲剧。这失败和悲剧也就有些报偿了,不是吗?1、来也好,走也好今年夏天,儿子一家来纽约度假。刚到的时候,我太

2019.08.28
晓荷清明榆钱儿香散文

和着时光轻盈的步伐,又来到了一年的清明节,遥望远方的家乡,缅怀父母,无论时光的河流,怎样的波及冲刷,那些深深镌刻在脑海里的记忆,曾经生活中的苦与乐,父母那比山重

2019.08.28
寻找平山团记述英雄群体的抗战历程

中国作家 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作家协会和河北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寻找平山团》作品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

2019.08.27
任晓雯好人宋没用宋没用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但

《好人宋没用》直接以主人公宋没用的名字来命名,对此,任晓雯提到,外国小说很多直接以人名命名,比如《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他们都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人,就是一

2019.08.27
姚奠中出版发行

由著名作家王东满历时三年多撰写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姚奠中》(上、下两卷),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以姚奠中先生将近百年传奇般的人生轨迹为主线,贯穿

2019.08.27
迟子建情怀才是一个人的本真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2019.08.26
百味夏之情再见了棚户区的老屋散文

摘要:我们虽然都住上了新楼房,但老棚户区的窑洞房的温馨情景依然令我怀念。那份感情是永远也抹不掉的。 “老李,钥匙拿到手啦?多少平方,几楼?”“八十平方,二楼!老张

2019.08.26
  • 首页
  • 上一页
  • 366
  • 367
  • 368
  • 下一页
  • 尾页
友情链接